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孙中山勉励青年成为社会进步力量
时间:2019-12-18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1923年10月20日,孙中山在广州欢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代表时发表演说,要求青年通过完善人格来挽救国家。

 

我们知道,孙中山的青春年代是在涉猎广泛知识和探索救国之道中度过的,拥有的是火热的思想和待发的壮志。在经历革命的血雨腥风和振兴中华的曲折道路之后,面对朝气蓬勃的青年时,孙中山充满期待,希望他们学好知识,担当起振兴国家之责,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

 

勉励青年学生立志

 

孙中山年青时便有报国之志。他在回忆时曾这样自述:“数年之间,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辞,无所忌讳。”此时的他与友人满怀报国之热忱,欲救中国于危亡。他们指点江山,激昂文字,散发着青春该有的热度。许多年后,孙中山在向学生发表演说时,也希望他们振奋起来引领潮流。

 

青年孙中山

青年孙中山

 

1923年8月15日,孙中山在广州向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代表发表演说。他在演讲中努力振奋青年学生的精神,使其成为进步力量。他说学生是读书明理的人,要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他勉励学生做先知先觉,发明真理以引导人群,引导社会,决不可苟且从俗,随波逐流,毫无振作。

 

孙中山自己是个对目标坚定不移的人,正如他所表述:“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坚定的志向,历经四十年不曾改变。孙中山正是以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教育青年学生要重视立志。孙中山认为,青年学生“第一件是要立志。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对立志的重要性,他言道:“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孙中山的铿锵之语,足以为“无论尊卑”的每个人注入“做大事”的力量。

 

1923年底,孙中山在《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演讲》中,提出了其著名格言:青年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他深刻地指出有两种不同的立志思想:一种是“注重发达个人,为个人谋幸福”,一种是“注重发达人群,为大家谋幸福”。孙中山这一泾渭分明的表述给了青年立志上的参照,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嘱青年要有高深学问

 

孙中山对学生与青年充满着爱护和关怀,特别关注青年的学业。他认为,学问是一切事业的根本,求学读书是青年的本分,是青年的主要任务。他在和青年谈话中,在对青年和学生的各种讲演中,多次提到青年学生必须努力求学问,以成为有用之人才。他说:“盖学问为立国根本,东西各国之文明,皆由学问而来”,“世界进化,随学问为转移。自有人类以来,必有专门名家发明各种专门学说,然后有各种政治、实业之天然进化”。

 

1923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大学演讲后与该校师生合影

1923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大学演讲后与该校师生合影

 

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以《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为题,嘱咐学生“要有高深学问做根本”。孙中山还以自己的学习经历教育青年应该把握良好机会,努力学习读书。他说到:“余从前以致力革命,无暇向学,读书行医,日只一两时,而事革命者,实七八时,而学业逐荒,沿至于今,岁不我与,今见诸君,令人健羡,羞见非以学问无以建设也。”孙中山还说如果把建设国家看作是修筑道路,那么他就是那个披荆斩棘的人,而青年学生是架设桥梁、铺砌砖石的人,责任更重于他,所以要勉求学问,琢磨道德,以促进社会进步。他指出仅有爱国之心,学问力量不达,也是无法图谋未来的。

 

主张青年要有创造的精神

 

在青年学习文化的态度上,孙中山极力反对复古和抄袭的思想,主张青年应该要有创造的精神,要努力于创造的工作,从创造中去求进步。他认为,中国文化本来是进步和发达的,到后来之所以不进步了,其原因就是缺乏创造的精神。针对中国当时的文风,他说:“到了后来,不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便是述而不作,坐而论道,把古人言行的文字,死读死记,另外来解释一次,或把古人的解释,再来解释一次。你一解释过去,我一解释过来,好像炒陈饭一样,怎么能够有他进步呢?”孙中山的这番言语对当今社会也有极好的借鉴作用。

 

号召青年培养服务的新道德

 

孙中山要求青年必须培养成一种新的道德观念,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就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概念。他说:“古时极有聪明能干的人,多是用他的聪明能力,去欺负无聪明能力的人。所以由此便造成专制和各种不平等的阶级。现在文明进化的人类,觉悟起来,发生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有聪明能力的人,应该要替众人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他鼓励青年“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有了学问之后,便要立志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孙中山为救国救民奋斗一生正是这种新道德观的生动完美体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