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共和精灵”:孙中山的同伴、战友陆皓东
时间:2020-04-14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1895年,孙中山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发动广州起义,预定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举事,以夺取广州为根据地。起义前夕,因叛徒告密而事泄,起义骨干陆皓东和朱贵全、丘四等人英勇牺牲,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这次起义是之后革命党人一系列武装起义的起点,它开启了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的先河,“革命党人孙逸仙”也为世人所知。

 

1912年10月18日,在孙中山倡导下,广州各界追悼在乙未、庚子俩役中牺牲的陆皓东人等并捐款追恤烈士后人。

 

陆皓东(1867—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翠亨村人,生于上海。父亲陆怀昕(晓帆),在上海经商兼任洋行买办。母亲王氏,翠亨村附近泮沙乡王屋村人。

 

陆皓东

陆皓东

 

陆皓东10岁前后,父亲在上海病逝。稍后他便随母亲护送父亲灵柩第一次回到故乡,并定居下来。在入村塾冯氏宗祠读书后,与年龄相仿的孙中山结识并成为至交、好友。长至青年时代,孙、陆二人依旧十分投契,甚至“饮食起居必与共焉”,时常聚在一起谈论中国政治的腐败,甚至还一起跑到村庙北极殿损坏了北帝等神祗偶像。因此为村民所不容,孙中山则离村往香港求学,陆皓东则转赴上海学习电报等新兴技术。这期间,孙中山在香港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而陆皓东也成为牧师的重点发展对象。现今存世的孙陆二人一起受洗的名单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系后来追加,这里暂取新说。  

 

陆皓东到上海后主要学习电报和英文,并有意识地不断与一些有志革新者相与还。后来他考入电报局做翻译生,据说不久因工作出色还升为领班。1889年,已经22岁的陆皓东在母亲的连番催促下,回乡和同县榄边乡莆山村秀才黎吉兴女儿黎竹青结婚。之后又和尤列、周昭岳等在顺德合资创办兴利蚕子公司,孙中山多次偕陈少白到访,并为公司亲题“兴创自我,利归于农”的对联。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年1月,孙中山离开檀香山,经日本横滨到达香港。旋即与杨衢云、郑士良、陆皓东、陈少白、黄咏商等商议举事,并“拟联络全新革命同志,扩大兴中会之组织,以利进行。”1895年3月下旬,孙中山和陆皓东、郑士良等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租得广州双门底王氏书舍(旧址在今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等地方为会所,对外假称农学会的名义,以掩人耳目。又在广州东门外咸虾栏张公馆组织分机关,由陆皓东常驻,负责招待同志、储藏军械。陆皓东还变卖田产以充革命经费,并设计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标志。青天白日图案日后为中国国民党党旗、党徽和中华民国国旗所采用。  

 

不幸的是,革命党的举动早已引起香港殖民当局和广东官厅的注意,筹备半年多的起义未及发动便告流产。粤督谭钟麟接起义消息后,急调营勇1000多人回广州防卫,并派人搜查王家祠、咸虾栏等革命党机关。陆皓东得到消息,即刻通知革命同志躲避,他本来已安全转移,却忽然想起遗下党员名册在双门底机关内,并不顾危险毅然折返机关烧毁党员名册而不幸被捕。陆氏被捕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虽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并写下一篇慷慨激昂的供词,供词写道:“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1895年11月21日,陆皓东英勇就义。据说陆皓东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令清廷官吏折服和敬重,在行刑时特命人替他换上长衫。

 

陆皓东烈士坟场

陆皓东烈士坟场

 

两个甲子过去了,至今除了心口相传的悲壮故事以外,陆皓东身后几乎没有留给世人多少可资追念的文物、文献。所幸,为纪念烈士,1937年中山县政府出资在翠亨村犁头尖山麓修建的陆皓东烈士墓园。同时,有心的兴中会会员、陆皓东族侄陆灿根据狱卒忆述记录整理了《陆皓东事略》。孙中山对陆皓东的牺牲十分悲痛,他回顾是次起义时说:“惨淡经营,已过半载,筹备甚周,声势颇众,本可一击而生绝大之影响。乃因运械不慎,致海关搜获手枪六百余杆,事机乃泄,而吾党健将陆皓东殉焉。此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称赞陆皓东“死节之烈,浩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并说陆皓东“精灵之萦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作者:楚秀红)

 

参考文献:

1.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

2.《孙中山全集》第一、六卷,中华书局1981、1985年版。

3.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