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孙中山与檀香山华侨
时间:2020-05-06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最早是从檀香山开始的,并且得到了檀香山华侨的鼎力支持。1894年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后,檀香山华侨就筹款千余美元作为起义军军饷。孙中山的大哥孙眉捐助部分家产和贱卖耕牛充为军饷;邓荫南变卖自己的商店、农场,随孙中山回国参加义举;还有杨着昆为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而捐款购买飞机……有的为革命献出了全部家产,有的为革命献出了毕生的经历甚至宝贵生命,他们对近代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的杨着昆

 

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的杨着昆

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号召的杨着昆

 

杨着昆(1853——1931),名亚然,号镜堂。香山县(中山市)良都北台村人,是“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的父亲。自幼务农,生活贫苦。

 

杨着昆与太太

杨着昆与太太

 

1873年,他赴檀香山,初为耕作劳工,从事稻米业,并购入土地建造公寓住宅和商店房屋出租等,成为当地巨富。杨着昆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十分赞同,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多次捐献巨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积极响应“航空救国”的号召,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去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13年、1918年,先后参与成立“中华飞船公司”、“图强飞机公司”,准备生产战斗机供革命使用。

 

杨着昆献石的铭刻题记

杨着昆献石的铭刻题记

 

1920年前后,海外华侨捐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坊,杨着昆捐款大力支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右侧有杨着昆贡石的铭刻题记。

 

1922年,杨着昆家变卖田产购买4架飞机,支持孙中山扩充粤军飞机队。杨还经常捐款给孙中山作革命活动经费。为此,孙中山曾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给他颁发奖章、奖牌,以表彰其对革命的贡献。 

 

以“着昆街”命名的街道

以“着昆街”命名的街道

 

杨着昆担任檀香山北台同乡会总理多年,他对家乡北台村的事务非常热心,出巨资帮助改善家乡的经济和修筑石板道路。北台村有一条以“着昆街”命名的道路。

 

跟随孙中山革命的杨官宇

 

杨官宇

杨官宇

 

杨官宇(1901-1970),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北台村人,出生于檀香山,响应孙中山的“航空号召”,早年学习机械,并回国革命。民国10年(1921)随杨仙逸等人到美国图强飞机公司飞行组学习飞行技术,次年冬返广州。其间他曾设法将华侨所捐购的12架飞机转运回广州。

 

民国12年(1923)杨官宇协助杨仙逸研发第一架军用飞机“乐士文”号。后驾机参加讨伐陈炯明,每天5次轮番轰炸,协助粤军追击逃窜到惠州的叛军。1924年起杨官宇任东江飞机队长、广东航空局飞机修理厂厂长兼广东航空学校教官。1927年2月被送往苏联深造飞行技术,同年11月回国,任广东航空处第二飞机队队长。

 

1928年冬,杨官宇参与张惠长发起的飞行全国活动,受到各地欢迎。1930年任南京第四航空队长,驻守陇海铁路之砀山,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春返粤任广东航空学校校长。1932年与刘植炎到福建协助十九路军组建航空队,任队长,不久到南昌任航空站长。1938年任空中运输大队长,曾参与研究开辟“驼峰航线”。1943年任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同年秋任美国陈纳德空军志愿队中国人员管理处副主任。抗战胜利后,杨官宇辞去军职,转入陈纳德空运大队,任该大队柳州站长。1949年经澳门转赴檀香山定居。1970年于檀香山病逝。

 

“檀山华侨”作者郑君烈

 

郑君烈

郑君烈

 

郑君烈,字德煌,原籍广东省中山县仁都厚兴乡人。1893年出生于檀香山,两岁回国,学习中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文科。曾担任过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广东育才教员。后任中山县立中学校校长、中山县教育局局长等。1922年又复檀香山任永生和有限公司司理兼司库、中华总商会董事、中华平民学校董事。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中国驻檀领事馆简陋不堪,郑君烈作为“筹捐购置领事馆费委员会”成员之一,积极促成檀岛新领事馆的建成。后由于1936年成立的中山图书馆募捐委员会中担任书记,领导图书馆的筹建。

 

郑君烈着的《檀山华侨》

郑君烈着的《檀山华侨》

 

郑君烈着有《檀山华侨》一书,由檀山华侨编印社编印,于1929年出版,全书二十万字,分三部分:檀香山、檀香山华侨、檀香山华侨闻人录,书中收录了杨着昆等一百多名檀香山华侨的生平及贡献,记载邓荫楠、杨仙逸等檀山华侨跟随孙中山革命的事迹,是一本研究孙中山和檀山华侨的史研究论着。

 

(作者:郭丹玲)

 

参考文献:

郑君烈,《檀山华侨》,檀山华侨编印社编印,1929年出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