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孙中山与振兴中华“中国梦”
时间:2020-05-13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发动华侨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为实现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中国,制订了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求索。

 

正如孙中山所说的:“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世纪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为此,孙中山不断思考、反复实践、不屈不挠、愈挫愈奋,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毕生追求的梦想并为此而奋斗终身!

 

这,就是孙中山振兴中华之“中国梦”。

 

檀香山与兴中会成立宣言

檀香山与兴中会成立宣言

 

孙中山振兴中华“中国梦”之起源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矛盾丛生、步步激化。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尝试着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从魏源、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到早期维新派关于中国的改良 ,再到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种种探索和努力都未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局势。

 

贫穷落后的翠亨村

贫穷落后的翠亨村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当时,中国和世界都处于激烈动荡的年代。孙中山家境贫穷,父亲孙达成是一位普通农民,孙中山从小跟随父亲在田里耕作,深知中国农民生活的不易。“天下安危,匹夫有责”,目睹山河破碎、列强蹂躏,还有专制政府的朽败无能,强烈的爱国激情促使孙中山不断思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与出路。

 

1894年10月和11月出版的《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10月和11月出版的《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最初将改革救亡的希望寄托于清廷,即以改良的方式实现国家振兴。1894年春,孙中山在翠亨家中起草《上李鸿章书》,提出“富强之本、治国之道,不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关键是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主张。青年孙中山满怀对重振国家的热烈期盼和对清廷改革的殷切期望,与陆皓东携前往天津求见李鸿章,当时中日战争即将爆发,李鸿章对这一上书未加理会。孙中山上书未果,这使孙中山意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先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发动华侨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在《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繁。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这充分表达了一位爱国志士的满腔悲愤和强烈的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

 

早年接受的西方教育和国外生活,使孙中山对中国的贫穷落后有着非常强烈的感受,但他并未因此而有半点民族自卑感,更没有丝毫拜倒在洋人面前的奴颜媚骨。相反,他始终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充满乐观和自信,认为只要善于向西方学习,中国就能够实现富强,不仅能够迎头赶上欧美强国,而且还可以“驾欧美而上之”。在《兴中会章程》中,孙中山写道:“以(中国)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发雄,无敌于天下”,只要“举国之人皆能通晓”和“切实讲求当今富国强兵之学,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群策群力,投大遗艰,则中国虽危,无难挽救”。

 

兴中会誓词

兴中会誓词

 

孙中山在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同时,还阐述了如何“振兴中华”的问题:第一,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扶大厦之将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第二,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反清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第三,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经济,进行政治革命,“创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振兴中华“中国梦”之理论与实践

 

1897年3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的现在与未来》一文,阐明“革新党”的任务是进行改革,实行政治革命,为扫除腐败政治和发展经济开辟道路。1904年8月,孙中山在美国圣路易用英文撰写《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宣传革命救国主张。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06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指出目前任务“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

 

孙中山的“中国梦”之目标

孙中山的“中国梦”之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国内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如惠州三洲田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等。尽管这些起义都相继失败,但孙中山并没有为此而气馁。在孙中山的鼓动下,大家决定在广州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但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战后,革命党人收集了七十二具战死烈士的尸体葬于黄花岗,因这次起义是阴历3月29日发动的,所以被称为“三﹒二九武装起义”。起义尽管失败,但却鼓舞了中国人民,革命继续向深入发展。同时,也给了孙中山更多的启示。

 

1911年10月,湖北的革命党人趁清廷调兵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后防空虚的时机,准备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0月10日,起义爆发,11日天明革命军攻占湖广总督督署,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十四个省宣布独立,形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军在武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告捷,革命火种迅以燎原之势遍燃全国,有14个省在不足60天里先后宣布独立。孙中山日后书写行书斗方“四方风动”,以志纪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告捷,革命火种迅以燎原之势遍燃全国,有14个省在不足60天里先后宣布独立。孙中山日后书写行书斗方“四方风动”,以志纪念。

 

孙中山在《大总统誓词》中指出:“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孙中山在《大总统誓词》中指出:“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辛亥革命扫除了中国人民实现振兴中华“中国梦”的第一个重大现实障碍——清王朝。这次革命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取得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社会旧有的、经营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秩序被完全打乱,并促使中国完成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历史跨越,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起步。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孙中山振兴中华“中国梦”之与时俱进

 

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中国梦”,不仅在于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实践,还在于倡导实业救国,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孙中山在寻找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同时,依然对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热忱地关注与思考。即使在被通缉而流亡的“顿挫”时期,他仍不忘考察各国情况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之借鉴。在认真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经过精心筹划编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第一次提出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现代化构想。在这部计划中他提出了进行铁路、港口、 石油、钢铁、机械、建筑、纺织等部门的大规模建设,与此同时他还强调造林、开荒、兴修水利等具体措施。这一系列方案是他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富民强、全面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构想和发展蓝图,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体现了他的宏伟气魄和远见卓识。

 

孙中山在晚年又将目光转向新生的苏维埃国家,他热情地赞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强调 “以俄为师”,并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 产主义力量引为知己,真诚地向苏俄学习并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密切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民主义的内涵,将中国革命民主派的革命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为了改变中国衰败落后的命运,摆脱民族危机,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实现心中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孙中山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作者:郭丹玲)

 

参考文献:

1.陈锡祺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8月第1版。

2.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

3.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1版。

4.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合编:《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1版。

5.杨硕:《孙中山与中国梦》,《青年与社会》 2014年10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