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为黄埔军校题写校名的谭延闿
时间:2019-09-29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谭延闿,湖南茶陵县人。先为立宪派首领,辛亥革命中夺得湖南政权,听命袁世凯。后与时俱进,紧随孙中山、再追蒋介石,先后任湖南省长、湘军总司令,直至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谭延闿

谭延闿

 

义救黄兴

 

谭延闿中了进士,录用到翰林院,后请假回湖南省亲。正好这个时候,黄兴想在长沙起义,欲炸湖南巡抚,结果被人告密,黄兴尚且不知。

 

黄兴的公开身份是明德中学的体育老师。谭延闿是明德中学校董之一。他急忙通知黄兴及时躲藏起来。巡抚全城搜捕,却扑了个空,恨恨不已。谭延闿以翰林身份出面,悄悄打点各方关系,终使黄兴逃出了长沙,到日本去了。

 

悍将叹服

 

武昌起义之后,湖南革命在焦达峰领导下,取得成功。但咨议局议长、立宪派谭延闿篡夺了政权,当起了大都督。

 

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焦达峰

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焦达峰

 

表面上看,谭延闿是个处事圆滑的老夫子,说话呵呵哈哈的窝囊废,既不懂政事、又不谙经济,湖南的政客、将军不把他放在眼里。还给他个“谭婆婆”的绰号。他担任湖南都督后,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可他管辖的5个师长对他不屑一顾。

 

有一次,谭延闿邀请各师将官赛马。在卫兵的搀扶下,谭延闿悄悄挤进赛马行列。竞赛十分激烈,一个个选手纷纷落马,不断退出,只有一匹马越跑越快,后来居上。到50圈时,只剩下一匹大白马仍在奔驰。大家仔细一看,居然是“谭婆婆”在策马扬鞭。此举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感到意外。

 

广西将军王芝祥、赵恒惕北上长沙,湘军将领特邀谭延闿在小吴门外校场观看打靶表演。王芝祥善射,在校场表演,雄姿勃勃,拔出手枪一连放了10枪,只有两枪未中,观者叫好,王芝祥十分露脸。

 

王对谭说:“请谭都督也放几枪!”“谭婆婆”慢吞吞地接过枪来,犹犹豫豫,似乎想射,可又下不了决心。大家心中都埋怨他不该此时亮相,一旦在客人面前出丑,会让同行们下不了台。哪知他举枪连击十发,弹弹命中靶心,无一虚发。围观者掌声雷动,喝彩不绝。

 

真人不露相,一露必惊人,“谭婆婆”的百步穿杨之功,叫那些骄兵悍将无不瞠目结舌。自此湘军将士再也不敢怠慢这位书生意气的谭都督。

 

为毛泽东题字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找谭延闿为书社题写招牌。

 

论官职,谭延闿是湖南督军,一省之长,湘军总司令;论功名,是前清的进士、翰林;论书法,被公认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谭延闿不想给这个根本不认识的年轻人题字,因为不久前这个年轻人在《大公报》上写文章把他的“湖南自治”骂了一通,他的气还没消呢。但“谭婆婆”毕竟是宽宏大度,他不仅题了字,而且到场为书社开业剪彩贺喜。

 

10年以后,谭延闿从报纸上看到报道江西的“朱毛共匪”大举进攻长沙城的消息时,不禁向身边的孙科等人一声长叹:“唉,早晓得会这样,当初我去剪什么鬼彩哟?派两个兵去把毛泽东一抓,何至于今日劳师动众?”

 

书法大家

 

谭延闿为民国真、草、篆、隶四大书法家之首。

 

于右任的草、吴稚晖的篆、胡汉民的隶、谭延闿的真,这四人均为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且也都是活跃于政坛的顶尖文人。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 锋藏力透, 气格雄健,结构严正精卓,顾盼自雄。幼时,翁同龢曾有“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的赞叹之语。

 

民国以来,写颜体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中山陵巨大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大金字,即为谭氏手书。

 

谭延闿为黄埔军校题写的校名

谭延闿为黄埔军校题写的校名

 

好吃不好政

 

谭延闿一生好美食,下馆子是他的一大嗜好,南京所有有名的饭店都让他吃遍了。他吃得异常考究,成了著名的美食家。他亲自实践,使“谭厨”名扬海内,常制菜谱,丰富烹饪门类,提高技术。湘中“组庵豆腐”、“组庵肉”、“组庵鱼翅”等皆出他之手。

 

鱼翅,更为谭延闿所独钟,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谭延闿离不开美食,即使行军打仗,也有两名专做海味和湘菜的厨师不离左右,以致后来得了高血压,便接受医生劝告,每天做温水浴和电疗一次。他风趣地对友人说:“我平生好吃,现在自身每天被清蒸一次,烧烤一次,大概是对贪嘴的报应吧。”

 

好吃,也是政治斗争手段,一旦吃到好吃不好政,好吃懒于政,那就吃到不再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的最高境界了。

 

政坛不倒翁

 

谭延闿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通权达变,善测政治风向,混了一生。从三次任湖南都督到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到最后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长,构成了他整个民国时期名位鼎隆的显赫篇章,从而成为群雄纷起的动荡时局中为数稀少的政坛不倒翁。

 

1930年9月,谭延闿到军营骑马检阅,不慎而坠马,患脑溢血不治,不久去世。国民政府下令国葬,其墓就建在中山陵东。

 

世人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称他为“党国柱石”、“药中甘草”,也有人说他是八面玲珑“水晶球”、“伴食画诺的活冯道”。

 

有人为之撰写挽联,称赞谭延闿的中和之道:“景星明月归天上,和气春风生眼中”。

 

亦有讽喻之挽,勾画其一生之特点: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参考文献:
王习耕:《民国逸史》,《团结出版社》,2016年1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