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孙中山与澳门友人(二)
时间:2019-10-03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本期继续前天内容,介绍孙中山的澳门友人。

 

1892年,孙中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香港,应澳门友人的邀请,到澳门行医。很多人都会好奇,一位26岁刚毕业的青年医生,是怎样在澳门迅速获得人们的信任,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并利用这些人脉在澳门立足、发展、宣传革命的呢?

 

一、借款担保人:吴节薇

 

孙中山的同村好友杨鹤龄,其父在澳门开设杨耀记商店,他的亲人很多在澳门长期居住。当孙中山在澳门筹借款项开创中西药店,须找借款担保还银人,杨鹤龄介绍并极力说服自己的七妹夫——澳门富商吴节薇给孙中山作担保还银人,从而使孙中山先生在澳门大街的中西药店得以顺利开设。

 

孙中山向镜湖医院借款的借据:担保人吴节薇

孙中山向镜湖医院借款的借据:担保人吴节薇

 

1892年12月18日,孙中山由吴节薇担保,向镜湖医院借款2000大圆,兑银1440两。1893年4月,孙中山又由吴节薇担保,向镜湖医院借第二笔款项为1728两,共计3168两,于1893年7月开设中西药局,向病人免费赠送西药,“以医术为入世之媒”。该药局又获澳门绅商除吴节薇之外的卢九、陈赓虞、陈席儒、宋子衡、何穗田、曹子基等人的资助,给到中西药局治病或往孙中山寓所延请诊治者赠送“诊金”。孙中山在澳门行医期间,其医德及医术获得澳门舆论的盛赞。

 

第一次的借据担保人吴节薇,于1893年被公推为镜湖医院的12位总理之一。而据上的六名知见人,多为当年澳门社会名流。其中,曹渭泉即曹有,镜湖医院向政府申请批地的四名华人之首。黎若彭、张桢伯及黎晓生,均为1892年澳门社会各行公推镜湖医院的总理。

 

二、借款知见人何廷光

 

何廷光字穗田

何廷光字穗田

 

何廷光,澳门富商,字穗田,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本名何连旺,生于1860年,卒年不详,原籍广东顺德,少时以“何廷光”之名加入葡萄牙籍,成名后又以“何仲殷”之名捐官为候补道员,澳门葡萄牙人多称之“亚旺”。何廷光的父亲何桂,于1850 年代早期迁来澳门经营闱姓、番摊等赌博生意,积累了百万家财,于1888 年12 月身故。何廷光于次年开始连续开办个人产业,做茶业加工和盐业专营生意。何廷光经商致富后不惜巨资兴办慈善事业,既惠泽贫病交加的下层华人,又替澳葡当局排忧解难,藉此迅速提升了自己在澳门政局与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地位。

 

 

1893年4月,孙中山向镜湖医院第二次借款,知见人何穗田即何廷光

何廷光结识了中国近代政治史上影响最大的两个广东人: 一个是主张革命反清的孙中山,另一个就是主张变法维新的康有为。

 

早在结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前,他与当时正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就有直接交往。孙中山曾帮助何廷光治愈了久病的家人。所以何廷光曾经常向友人盛赞孙中山的人品才学和西医技术,又曾与卢九、曹子基等澳门富商一起邀请孙中山到澳门镜湖医院义诊;当孙中山第二次向镜湖医院借款时,何廷光担任“知见人”,在借据上签名。1896 年秋,刚刚于上一年荣登新科进士,又因开办强学会而名震京城的康有为游历到澳门,何廷光经人介绍,立即和他结为知交,连日商议开办报纸等事宜,两人一拍即合,议定开办《知新报》。

 

知新报

知新报

 

由此可见,何廷光是一名开明绅商。

 

三、大力宣传孙中山医术高明的《镜海丛报》创办人:飞南第

 

飞南第(1863—1960),世居澳门的葡萄牙人,孙中山的挚友。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就学时,飞南第在香港法院任翻译,两人相识,结成知己。飞南第多次无私地支持、帮助孙中山,是孙中山忠实的朋友。

 

飞南第致孙中山信函之译文(林华煊译)

飞南第致孙中山信函之译文(林华煊译)

 

飞南第于1893年在澳门创办《镜海丛报》,孙中山给予积极支持,常为该报撰写重要评论,该报也大量报导孙中山在澳门的医务活动。孙中山在澳门、广州的行医处所,也是该报的代派报纸处。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潜抵澳门后,在飞南第的帮助逃亡国外而脱险。后来,飞南第多次给孙中山写信,字里行间,流露着与孙中山之间的真挚友情。

 

《镜海丛报》

《镜海丛报》

 

《镜海丛报》是澳门第一家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份报纸也是中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最早的报纸之一。由于该报观点鲜明,内容充实,风格新颖,很快风靡一时,不仅在澳门畅销,还发行到中外各地。

 

四、《上书李鸿章》之推荐人:郑观应

 

郑观应

郑观应

 

郑观应(1842—1921),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待鹤山人,1842年7月24日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雍陌乡。是近代中国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改良主义先哲,是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先驱。

 

孙中山赠郑观应的一对银质花瓶

孙中山赠郑观应的一对银质花瓶

 

孙中山与郑观应同为香山县人,孙中山比郑观应小24岁。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期间,正值郑观应在澳门郑家大屋蛰居编写《盛世危言》。孙中山仰慕郑观应的维新言行,常在自港返乡经澳之际登门求教,两人相谈甚欢。1889年,孙中山在郑观应的影响下,撰写了第一篇议论时政改革的文章《致郑藻如书》,并由郑观应代为转交。1891年,孙中山写了“以农为经,以商为纬”的文章,经郑观应修改后以“农功”为题辑入《盛世危言》。

 

郑观应致函盛宣怀,推荐孙中山见李鸿章

郑观应致函盛宣怀,推荐孙中山见李鸿章

 

1894年,孙中山写了《上李鸿章书》,其内容即为后来《建国方略》中《实业计画》的雏形。郑观应亲自致函洋务大臣盛宣怀,请他推荐孙中山会见李鸿章,但孙中山终究没见到李鸿章。

 

参考文献:

1.徐新:《澳门历史名人何廷光》,《澳门研究》,澳门基金会1997年第6期,第32页。

2.程美宝等着:《把世界带进中国:从澳门出发的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3.易惠莉着:《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4.陈树荣编着:《孙中山与澳门纪事》,君亮堂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