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学霸”男神孙中山
时间:2019-11-15  来源:孙中山研究院

2016年6月26日,广东骄阳似火。高考放榜了,莘莘学子的心情却是冰火两重天,有人欢喜有人愁。每年的剧情总是相似,名列前茅的被称为状元,媒体恨不得用显微镜来报道他们的成功之道。小编今天也要凑热闹,不过这次“报道”的是近代以来,南粤最为著名的“学霸”——孙中山。

 

亘古不变的真理,要想成为“学霸”必须天资聪颖。孙中山具备这样的天赋。1875年,孙中山入村塾冯氏宗祠读书。据二姐孙妙茜回忆:“总理少即聪颖,惟以达成公家计不丰,故至十岁,始正式入乡塾读书”。孙中山对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瞬即背诵无讹”,以至于老师不久就授以四书五经。他还敢于反对不求甚解的传统教学法,据美国作家林百克的《孙逸仙传记》记载,入学一个月后,孙中山再也忍受不了呆板的教学,他造反了:“我对这些东西一点不懂,尽是这样瞎唱真没意思!我读它干什么?”老师惊骇地站起来,拿出戒尺,在手中掂量,但手臂很快就无力地垂下来。因为,孙中山是全塾最善于背诵者,打他恐不能服众。

翠亨村冯氏宗祠

翠亨村冯氏宗祠,1875—1879年间,孙中山在此接受启蒙教育。

 

1879年,孙中山在兄长孙眉的资助下,随母亲赴檀香山入读意奥兰尼学校。该校由英国圣公会于1862创立,是一所介乎高小与初中之间的学校。教师几乎全为英国人,以英语授课。孙中山入学之初,完全不懂英语,老师让他先坐着静静地观察十天,他竟渐渐体会到了英语的拼写方法,读写进步神速。第二年后,代数、几何学、生理学、拉丁文和绘图课也进步很快。1882年夏天,孙中山从意奥兰尼学校毕业,英文文法考了第二名,由夏威夷国王加拉鸠亲自颁发奖品。

檀香山意奥兰尼学校旧址

檀香山意奥兰尼学校旧址

 

孙眉对孙中山的学习天赋又惊又喜,他把自己财产的一半划给孙中山,使其能安心读书。1882年底,孙中山顺利通过了奥阿厚书院的入学考试, 1883年1月15日正式上课。第一年的科目有《实用算术》、《地理》、《英文文法》、《美国历史》等,全部用英语授课,孙中山这时已是应付自如了。要不是在校期间痴迷基督教,为兄长孙眉不容,孙中山应该会继续在檀香山接受欧美教育。1883年秋,他被兄长勒令回乡。他在总结檀香山所受教育时,甚为感慨:“忆吾幼年,从学村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

 

1884年4月,孙中山辗转到香港中央书院(1894年后改名为皇仁书院)继续他的中学学业。当时的校长是一位中文名字叫胡礼的英国人,他1882年到中央书院任校长后就不断创新,通过让学习优异的学生参加剑桥地方试(Cambridge Local Examinations),企图把中央书院尽量提升到英国本土中学的水平。孙中山身在其中,受惠不浅,他重点学习了高级英语约十五个月的时间。1886年夏,孙中山离开中央书院时,英语作文言辞之流畅,思想之成熟已达到“让人骄傲”的地步。特别是汉英双译水平显著提高,他能通过英语译本进修中国的四书五经了!1916年7月15日,孙中山在上海出席尚贤堂茶话会上说:“我亦尝效村学生,随口唱过四书五经,数年以后,已忘其大半。但念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欲名历史,必通文字,乃取西译之四书五经历史读之,居然通矣”,众人大笑。

 

1886年秋,孙中山到广州博济医院学习医科。刚入学,孙中山从西方教育中所学到的那种独立思考,马上让他鹤立鸡群。事缘该院考虑到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禁止男生到产房做接生实习。孙中山对院长嘉约翰牧师进言:“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产科病症也要诊治。为了使学生获得医学技术,将来能对病者负责,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嘉约翰院长从善如流,接纳了他的建议,从此男生也能参加产科的临床实习。

 

据说孙中山在宿舍中藏有自置的二十四史全部,同学们都笑话他沽名钓誉。一天,同学何允文抽检一册,想当面刁难孙中山,岂知“先生应对入流,分毫不爽”。何同学不甘心,又抽检了数册,结果皆然。同学们惊佩不已,孙中山从此有了“通天晓”的美誉。

 

1887年10月,孙中山转入刚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学习,该校由在康德黎医生提议创办。孙中山于9月报名入学,当时没有“统一入学考试”,但必须要通过康德黎医生的面试。

孙中山的恩师,苏格兰人康德黎医生

孙中山的恩师,苏格兰人康德黎医生

 

10月1日,孙中山参加了西医书院成立典礼,成为该院首届学生。在这里,他念了五年英国式的正规医科。读医科是非常艰难的,孙中山的天赋在西医书院期间显露无疑。要知道,医科学生都巴不得争分夺秒把时间花在书本上,而孙中山却参加了很多鼓吹革命的“课外活动”,就是这样,他也没有落下功课,还拿了奖学金。半年后,他便获得随恩师康德黎出诊的资格,为洋人治病。

孙中山(右二)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与同学合影

孙中山(右二)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与同学合影

 

1892年7月,孙中山参加毕业考试,当时应试共有17人,仅两人顺利过关,孙中山便是其一。十二门科目中,他有十科考了优等成绩,其中,医学、产科、卫生与公共健康学获第一名。7月23日,西医书院举行首届毕业典礼,香港总督罗便臣向孙中山颁奖。是晚,教务长康德黎自掏腰包设宴招待出席典礼的五十多位贵宾,孙中山作为应届优秀毕业生位列其中。

 

据同期毕业的另外一个优秀生江英华回忆,港督罗便臣曾向北洋大臣李鸿章举荐学识优良的孙中山,然而孙中山已志不在此,满清的腐败使他不愿供职朝廷。经过在广州、澳门的短暂行医后,孙中山终于认识到悬壶不能济世,开始走上排满反清的革命道路。

 

一代“学霸”孙中山“以医术为入世之媒”,跨界搞革命去了。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孙中山继续自己的专业会取得如何的成就呢?这注定是一个无解“哥德巴赫猜想”。

 

参考文献:

1.陈锡褀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2.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三联书店2012年4月第1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